乙肝,肝炎,乙肝病毒,病毒,乙型肝炎

提問: 慢性肝炎有多嚴重? 問題補充: 慢性肝炎有多嚴重、,我女朋友上學的時候得了急性乙肝,現在轉為慢性,肝功能正常,她這個病到底有多嚴重?影響生育嗎?影響我家人的健康嗎?我也很愛她.不想和她分手。 医师解答: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乙肝為何多為慢性?   據統計,我國現有乙肝人數已超過1億,約占總人口的10%,而且幾乎都是慢性病例。其中80%左右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20%左右為發病狀態的慢性遷延或慢性活動性肝炎。那么,為什么乙肝多為慢性的呢?  當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后約65%的感染者并不發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或僅表現為短暫的亞臨床虛狀,出現輕度、一過性疲乏和納差,沒有特殊的異常表現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自然免度過程。體內的肝炎病毒逐漸被清除,高水平的表面抗體產生,對乙型肝炎獲得了較持久的免疫能力。約10%的感染者會發病,表現為典型的急性黃疸 或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而真正的急性乙肝幾乎都可以自愈(自限〕,不留下后患,僅有極少數(10%左右)的感染者可由急性變為慢性。另外還有25%左右的感染者,尤其是嬰幼兒、學齡前兒童,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因自然免疫過程不完備,免疫能力缺如,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而長期攜帶病毒。其中有的患者在攜帶過程中免疫耐受狀況被打破成為慢性遷延或活動性肝炎。  臨床上發現轉氨酶持續高水平超過1個半月不降者,急性乙肝表面抗原 持續陽性在12周以上者,乙肝e抗原陽性8~10周以上下轉陰者,都有可能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識別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有:①有明確的乙肝家族史;②乙肝病毒攜帶多年;③有一些特殊體征,如肝掌、蜘蛛痣、面色灰暗等;④肝功檢查出現蛋白比例倒置、谷丙/谷草轉氨酶倒置、球蛋白 明顯增高、膽堿酯酶或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等;⑤B超或CT等影像學檢查提示慢性肝損害;⑥肝穿組織學檢查證實為慢性肝炎;⑦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患者。  那么慢性乙肝是怎么得的呢?  一、家族性傳播。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乙肝多來源于家族性的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兩種形式,尤其以母嬰垂直傳播居多。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為陽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幾乎百分之再會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乙肝的家族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孫三代都有乙肝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用接觸傳染、水平傳播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而且,越來越多的動物和人體研究表明或證實,乙肝病毒可通過生殖細胞傳播。  二、預防意識欠缺。乙肝疫苗已經問世近20年,它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經濟條件較差以及預防意識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國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始終開展得不夠理想,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種過乙肝疫苗。這就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奏效,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三、嬰幼兒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系。有研究表明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約有90%~95%要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約有20%會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會發展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  四、漏診。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件黃疸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這與無黃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誤診或漏診,從而不能得到及時診治和休息有關。  五、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腎移植、腫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變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常能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六、既往有其它肝病史者感染病毒。如原有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炎、脂肪肝 、酒精性肝硬變等)或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而且預后較差。  其它還有一些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過度勞累,酗酒、性生活過度、吸毒、應用對肝臟有損害作用的藥物、營養不良、合并其它病原微生物的嚴重感染或濫用藥品等也可使急性轉為慢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tvo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